3)478、守株待兔(求月票)_我的投资时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在这了,刚到的。”

  “哦,那你们先谈。”

  “行,我晚点再给你去个电话。”

  简单说完,夏景行收起手机,走了过来。

  “抱歉,刚刚接了个电话,汉能陈总打过来的。”

  张涛也是没想到夏景行会如此客气,顿生好感,笑说:“没关系,我还要感谢陈会长的引荐。”

  夏景行听这个称呼,笑问道:“你也是华源会员?”

  张涛点头,借机开始自我介绍:“我当时在一家美国IT咨询公司ERP部门工作,有幸参加过几次华源年会……”

  夏景行点头,“你在美国学习和工作了十年,怎么突然想到回国呢?”

  张涛见夏景行如此和善,也渐渐打开了话匣子。

  “当时不是流行回国创业吗?罗宾李、查尔斯张的事迹,也深深激励着我们这些在美留学生。不仅仅是我,当时身边在美国的很多朋友都回国创业了……”

  夏景行点头,这个是事实,财富使人眼红,查尔斯张、罗宾李还是为国内吸引海龟回国创业,做出了一定模范带头作用的。

  虽然回国的大部分人都折戟成沙,但也直接推动了国内互联网的发展步伐,加速了产业进化。

  熟稔起来后,夏景行笑问道:“你能给我介绍一下大众点评网吗?”

  张涛点头,开始介绍自己的创业故事。

  “我是一个比较讲究生活品位和情调的人,其实就是喜欢美食。

  03年回国后,发现即便是魔都,吃来吃去,总是那么几家饭店。

  我联想到在美国时曾见到的关于饭馆的索引指南,于是我就开始尝试通过用户的点评,把饭馆信息搬到互联网上。

  我最初不懂编程,自学了一个月,然后把大众点评的第一个版本做了出来。

  由于在当时,没有太多餐厅的公开信息,于是我天天泡在图书馆里,找媒体刊登过的上海餐厅,收集起来录到大众点评网。

  当时网站一上线,就已经有了1600多家餐厅的信息。

  等魔都地区的用户和点评增多后,我尝试把网站上积累的餐馆点评信息归结起来,出了一本书,名字叫做《餐馆指南》。

  反响居然还不错,定价元一本,当年就卖了10万本,净利润50万元。

  此外,我们还将《餐馆指南》作为市场开拓工具。

  当进入一个新的市场,用户少,点评数不多,内容达不到出书要求。

  于是,我们在新市场设好当地网站,之后承诺当地用户:只要写5个点评,3个月后就可免费获得一本当地《餐馆指南》。

  一本书印刷成本只有2-3元,但中国人对书有特殊感情。

  基本上不用三个月,我们就能在当地市场打开局面,初步积累起较为丰富和完善的餐馆点评信息。

  这也让我们开始有底气走出魔都,将最初的模式在京城、临安、金陵、鹏城等几个城市进行复制。

  发展到今天,大众点评已经进入了全国五十多个大中城市。”

  夏景行点头,“你们是以一本餐馆指南做开路先锋,而耶尔普是招聘“精英部队”和“社区经理”开派对。

  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,都是低成本的扩张方式。

  找准这一点,并不容易。但一旦找准了,就可以快速做大。”

  张涛接话:“我知道耶尔普,他们比我们晚成立一年,前段时间刚获得远景美国的投资。”

  “看来你对我们很了解。”

  张涛笑了笑,“所以我今天找到了远景资本,找到夏景您,希望能获得您的投资。”

  夏景行微笑,露出一排整齐的白牙,“说说估值吧!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